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痛風怎麼艾灸

發佈時間:2025-02-08 06:09:15

痛風艾灸可選擇阿是穴、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太衝等。

1. 阿是穴:即痛風發作時疼痛最明顯的部位,也就是局部痛點。艾灸阿是穴能直接作用於病痛之處,起到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效果,可有效緩解痛風發作時的劇痛,改善局部氣血運行不暢的狀況,促進炎症的消散,減輕關節的腫脹和疼痛程度。

2.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艾灸此穴位能調節脾胃功能,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有助於體內濕邪的排出,從而減少因濕邪阻滯經絡引發痛風的幾率,還可提升身體整體的正氣,增強抵抗力。

3.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之處,艾灸三陰交可調理肝、脾、腎三臟的氣血,促進氣血的流通,改善身體的內環境,對於因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導致的痛風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能從根本上改善體質。

4.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的合穴,也是筋會。艾灸陽陵泉可起到舒筋活絡、通利關節的功效,對於痛風引起的關節屈伸不利、活動受限等情況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能增強關節的靈活性。

5. 太衝:在足背,第1、2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太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艾灸太衝能疏肝理氣、清肝瀉火,調節人體的氣機,使氣血運行順暢,對於因情志不暢、肝郁化火誘發的痛風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可緩解疼痛症狀。

艾灸時要注意控制溫度和時間,避免燙傷皮膚。艾灸後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風受寒,同時要多喝溫水,促進新陳代謝。若痛風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綜合治療。

相關文章
痛風怎麼艾灸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