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手腳冰涼可能是環境溫度低、保暖不足、末梢循環發育不完善、發熱初期、疾病影響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節環境溫度、加強保暖、適當活動等。
1. 環境溫度低: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環境溫度過低時,身體熱量散失快,易導致手腳冰涼。可將室內溫度保持在 22 - 24℃,使用空調、暖氣等調節,同時避免冷風直吹新生兒。
2. 保暖不足:衣物、包被不夠厚或包裹不緊,會使熱量散髮。要給新生兒選擇柔軟、保暖性好的衣物和包被,包被包裹要鬆緊適宜,可在手腳部位適當加厚。
3. 末梢循環發育不完善:新生兒末梢血液循環較差,血液到達手腳部位相對較少,致使手腳冰涼。可適當給新生兒活動一下手腳,促進血液循環,也可輕輕揉搓手腳。
4. 發熱初期:在發熱初期,體溫上升階段,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此時要密切監測體溫,若體溫不超過 38.5℃,可採取物理降溫,如用溫水擦拭額頭、腋窩等部位;若超過 38.5℃,可遵醫囑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布洛芬混懸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
5. 疾病影響:如新生兒肺炎、敗血症等疾病,會影響身體血液循環,導致手腳冰涼。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遵醫囑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青霉素鈉、阿奇霉素乾混懸劑等藥物治療。
密切關注新生兒的精神狀態、體溫、吃奶情況等,若手腳冰涼情況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如哭鬧不止、呼吸急促等,應及時帶新生兒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