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牙齒脫落應該怎麼辦

發佈時間:2025-02-08 06:01:26

牙齒脫落可能是外力撞擊、牙周炎、齲齒、牙齦萎縮、牙根吸收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修復治療、牙周治療、補牙等。

1. 外力撞擊:日常生活中,牙齒受到意外的碰撞、摔倒等強大外力作用,可能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若牙齒剛剛脫落,在半小時內將牙齒撿起,盡量保持牙根清潔,不要觸碰牙根表面,將牙齒含在舌下或泡在牛奶里,盡快前往醫院,醫生會根據情況嘗試進行牙齒再植術;若牙齒已無法再植,後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種植牙、烤瓷牙或活動假牙等修復方式 。

2. 牙周炎:口腔衛生不良,牙菌斑、牙結石不斷堆積,長期刺激牙齦和牙周組織,引發炎症,導致牙槽骨吸收,牙齒逐漸鬆動脫落。需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如洗牙去除牙結石、牙菌斑,必要時進行齦下刮治。可遵醫囑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丁硼乳膏。日常要保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定期復查。

3. 齲齒:細菌侵蝕牙齒,形成齲洞,若未及時治療,齲洞不斷加深,破壞牙體組織,嚴重時導致牙齒脫落。淺齲、中齲可去除腐質後用補牙材料填充,如樹脂材料;深齲接近牙髓時,可能需先進行根管治療再補牙。常用藥物有布洛芬緩釋膠囊止痛、氫氧化鈣糊劑護髓、碘甘油消炎,均需遵醫囑使用。

4. 牙齦萎縮:刷牙方法不正確、不良修復體刺激等,導致牙齦退縮,牙根暴露,牙齒支持組織減少而脫落。要改正不良刷牙習慣,去除不良修復體。可進行膜齦手術改善牙齦萎縮狀況。輔助使用康復新液含漱、維生素C片口服、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潔口腔,遵醫囑用藥。

5. 牙根吸收:多因牙齒外傷、根尖周炎等,導致牙根進行性吸收,牙齒鬆動脫落。對於有保留價值的牙齒,針對病因治療,如根尖周炎做根管治療。無法保留的牙齒則拔除後擇期修復。可遵醫囑用頭孢克肟分散片、奧硝唑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根據情況選擇修復方式。

牙齒出現問題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治療。治療後要注意口腔清潔,使用正確刷牙方法,定期口腔檢查,避免食用過硬食物,減少對牙齒的損傷,維護口腔健康。

相關文章
牙齒脫落應該怎麼辦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