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長肉刺可能是皮膚乾燥、摩擦刺激、缺乏維生素、手部濕疹、病毒感染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日常護理、補充營養、藥物治療等。
1. 皮膚乾燥:皮膚水分流失過多,角質層乾裂就容易形成肉刺。在乾燥季節或頻繁洗手後,這種情況更易發生。日常要注意手部保濕,洗手後及時塗抹護手霜,如凡士林護手霜、尿素維E護手霜等,可鎖住皮膚水分,緩解乾燥。晚上睡前還可厚塗護手霜後戴手套,加強保濕效果。
2. 摩擦刺激:經常用手勞作、接觸粗糙物品,手部皮膚受到摩擦,角質層過度增生形成肉刺。減少手部直接接觸粗糙物品,勞作時佩戴手套。對於已形成的肉刺,用鋒利且消毒後的剪刀小心剪掉,再塗抹碘伏消毒,防止感染。
3. 缺乏維生素:身體缺乏維生素A、B族等,會影響皮膚新陳代謝,導致皮膚問題,肉刺就是其中一種表現。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蔔、橙子、糙米等。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A軟膠囊、復合維生素B片、多維元素膠囊,補充相應維生素。
4. 手部濕疹:手部接觸過敏原、刺激物等引發濕疹,炎症刺激可導致肉刺出現。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和過敏原,如洗潔精、花粉等。遵醫囑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鹵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等藥物治療。
5. 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手部皮膚,可能引起尋常疣,外觀類似肉刺。避免搔抓,防止自身接種傳播。可在醫生操作下,通過冷凍、激光等物理方法去除,也可遵醫囑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氟尿嘧啶乳膏、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等藥物治療。
平時要保持手部清潔衛生,避免過度修剪肉刺以免損傷皮膚引發感染。盡量減少手部接觸刺激性物品,均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促進皮膚恢復。若肉刺情況嚴重或持續不愈,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