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峽部斷裂損傷的護理包括密切觀察生命體徵、預防感染、做好傷口護理、加強營養支持、心理關懷等。
1.密切觀察生命體徵:需持續監測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徵,及時發現有無休克等緊急情況。每15 - 30分鐘測量一次,待病情穩定後可適當延長測量間隔時間。同時,觀察陰道流血量、顏色及性質,準確記錄出入量,以便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
2.預防感染: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進行各項護理操作,保持患者外陰清潔乾燥,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拭外陰2次。遵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密切觀察有無感染徵象,如發熱、腹痛加劇、陰道分泌物異味等,若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3.做好傷口護理:對於有手術傷口的患者,要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保持傷口敷料清潔乾燥。若發現傷口紅腫、疼痛加劇或有異常分泌物,應及時更換敷料,並進行相應處理。
4.加強營養支持: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新鮮蔬菜、水果等,以促進身體恢復。對於不能自行進食的患者,可通過鼻飼或靜脈營養等方式補充營養。
5.心理關懷:子宮峽部斷裂損傷可能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耐心傾聽其內心感受,給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患者應保證充足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