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緊急避孕藥需要注意藥物副作用、服藥時間、藥物相互作用、適用人群、後續月經變化等。
1. 藥物副作用:緊急避孕藥可能引發多種副作用,常見的有惡心、嘔吐,一般症狀較輕微,持續時間不長。還可能出現撤退性出血,多在服藥後一周內出現,出血量通常少於月經量。部分人會有月經週期紊亂的情況,月經提前或推遲都有可能,通常經過1 - 2個週期可自行恢復正常。少數人可能有頭暈、乏力等不適,一般適當休息後可緩解。
2. 服藥時間:緊急避孕藥需在無保護性行為後72小時內盡早服用,效果最佳。服藥時間越晚,避孕效果可能會有所降低。而且僅對服藥前的一次無保護性行為有避孕作用,服藥後再次發生無保護性行為,仍有懷孕風險。
3. 藥物相互作用:一些藥物會影響緊急避孕藥的效果。例如,利福平、苯巴比妥等肝藥酶誘導劑,可能加速緊急避孕藥的代謝,降低其避孕效果。所以在服用緊急避孕藥期間,若需要服用其他藥物,應提前咨詢醫生,瞭解藥物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4. 適用人群:緊急避孕藥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女性,以及哺乳期女性、有血栓病史的女性等,不適合使用緊急避孕藥。這些人群若有避孕需求,應選擇其他合適的避孕方式。
5. 後續月經變化:服用緊急避孕藥後,要密切關注月經情況。如果月經推遲一周以上,應及時進行妊娠檢測,以排除懷孕的可能。即使月經按時來潮,但月經量、經期等與以往明顯不同,也建議就醫檢查,瞭解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使用後若出現嚴重不適或異常情況,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常規避孕方式,以更好地保護生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