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寶寶六天沒拉大便,可能是餵養不足、腸道功能不完善、奶粉不適應、腹部著涼、先天性巨結腸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增加奶量、腹部按摩、更換奶粉、注意保暖、手術治療等。
1. 餵養不足:兩個月寶寶若奶量攝入不足,形成的糞便量少,不足以刺激腸道蠕動排便。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要確保寶寶有效吸吮,增加餵奶次數;奶粉餵養的寶寶,按照寶寶體重和年齡合理調整奶量。
2. 腸道功能不完善:寶寶年齡小,腸道功能尚未發育成熟,腸道蠕動不規律,易出現排便間隔延長。可每天給寶寶做腹部順時針按摩,每次10 - 15分鐘,促進腸道蠕動;也可適當讓寶寶趴著,增加腹部壓力。
3. 奶粉不適應:部分寶寶對奶粉中的某些成分不適應,可能導致便秘。若懷疑是奶粉問題,可在醫生指導下更換更適合寶寶的奶粉,如部分水解蛋白奶粉等。
4. 腹部著涼:寶寶腹部著涼會影響腸道正常蠕動,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要注意寶寶腹部保暖,可使用肚兜或穿高腰的衣服;也可用溫熱的毛巾熱敷寶寶腹部,但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
5. 先天性巨結腸:這是一種先天性腸道畸形,腸壁神經節細胞缺如,導致腸管持續痙攣,糞便淤滯於近端結腸,使該段腸管肥厚、擴張。確診後一般需要手術治療,術後要注意傷口護理,預防感染。
日常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食慾以及大便情況。餵奶要定時定量,避免過度餵養或餵養不足。注意寶寶腹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若寶寶長時間未排便且伴有腹脹、嘔吐等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