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大量放腹水時易於誘發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徵、電解質紊亂、感染、低血壓等。
1. 肝性腦病:大量放腹水可導致血氨升高,從而誘發肝性腦病。患者可出現意識障礙、行為異常、昏迷等症狀。
2. 肝腎綜合徵:放腹水後可使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腎血流量灌注不足,進而引發肝腎綜合徵。表現為少尿、無尿、氮質血症等。
3. 電解質紊亂:放腹水過程中可丟失大量的鉀、鈉等電解質,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症、低鈉血症等,可引起心律失常、肌肉無力等症狀。
4. 感染:放腹水時可造成腹腔內壓力驟減,腸道細菌易位進入血液循環,增加感染的風險,如腹膜炎、敗血症等。
5. 低血壓:大量放腹水可使回心血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從而導致低血壓,患者可能出現頭暈、心慌、面色蒼白等症狀。
注意事項:肝硬化患者大量放腹水時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徵、意識狀態、電解質等指標。放腹水速度不宜過快,一般每次放腹水不超過 3000ml,同時可根據患者情況適當補充白蛋白等以維持有效循環血量。在放腹水過程中,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操作並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