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炎常見的類型有急性淺表性龜頭炎、環狀潰爛性龜頭炎、念珠菌性龜頭炎、阿米巴性龜頭炎等。
1.急性淺表性龜頭炎:多因摩擦、局部刺激等引發,表現為局部紅斑、腫脹,自覺疼痛,嚴重時可出現糜爛、滲出。
2.環狀潰爛性龜頭炎:常由包皮過長或包莖導致,在龜頭和包皮上可見環狀紅斑,逐漸擴大呈環狀或多環狀,邊緣較清楚,其上可有糜爛面。
3.念珠菌性龜頭炎: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包皮和龜頭可見紅斑,表面光滑,邊緣輕度脫屑,可有丘疹和小膿皰,自覺瘙癢。
4.阿米巴性龜頭炎:較少見,多因局部衛生不良等誘發,龜頭處出現潰瘍,邊緣隆起,基底柔軟,伴有組織壞死,疼痛明顯。
保持局部清潔乾燥,避免不潔性生活,及時治療包皮過長或包莖等原發病。如出現龜頭炎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或加重症狀。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詳細檢查和診斷,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