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顱內腫瘤的基本徵象主要有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信號強度及周圍水腫等。
1. 腫瘤的位置:腫瘤可位於腦內不同部位,如額葉、顳葉、頂葉等,不同部位的腫瘤可能引起不同的症狀和體徵。
2. 腫瘤的大小:腫瘤的大小差異較大,小的腫瘤可能僅在磁共振成像上顯示為微小的異常信號,大的腫瘤可佔據整個顱內空間,引起顱內壓增高及腦組織受壓等表現。
3. 腫瘤的形態:腫瘤形態多樣,可為圓形、橢圓形、分葉狀等,形態不規則的腫瘤往往生長較為活躍,惡性程度相對較高。
4. 信號強度:腫瘤在磁共振成像上的信號強度因腫瘤類型而異,T1 加權像上腫瘤可表現為低信號、等信號或高信號,T2 加權像上通常為高信號,周圍水腫區在 T2 加權像上為高信號。
5. 周圍水腫:多數顱內腫瘤周圍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腫,水腫區在 T2 加權像上呈高信號,水腫的範圍和程度與腫瘤的惡性程度及生長速度有關。
在進行磁共振檢查時,患者需要保持安靜,配合醫生的指令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噪音和不適感,但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檢查後,患者需要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後續的檢查和治療,定期復查磁共振,以觀察腫瘤的變化情況。同時,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
磁共振檢查只是一種輔助診斷手段,最終的診斷還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判斷。如果發現顱內腫瘤,患者應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以提高治癒率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