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皮肌炎需要與感染性肌病、多發性肌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重症肌無力、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進行鑒別。
1. 感染性肌病: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感染引起,多有感染的前驅症狀,如發熱、咳嗽、腹瀉等,肌肉症狀可在感染後出現,表現為肌肉疼痛、無力,實驗室檢查可發現感染相關指標異常,如血常規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升高等,抗感染治療後症狀可逐漸緩解。
2. 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相似,但無特徵性皮疹,主要表現為對稱性近端肌無力,肌肉活檢可見肌纖維變性、壞死、再生及炎症細胞浸潤,血清肌酶升高,自身抗體檢查可能有異常。
3.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是一組遺傳性肌肉變性疾病,多有家族遺傳史,起病隱匿,進展緩慢,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肌肉無力和萎縮,多從下肢近端開始,逐漸向上發展,血清肌酶可升高,肌肉活檢可見肌纖維變性、壞死等。
4.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傳遞障礙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無力和極易疲勞,活動後症狀加重,休息和膽鹼酯酶抑制劑治療後症狀減輕,新斯的明試驗陽性有助於診斷。
5. 幼年類風濕關節炎:以慢性關節炎為主要特徵,可伴有發熱、皮疹等全身症狀,部分患兒可出現肌肉疼痛、無力,但一般關節症狀更為突出,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等自身抗體檢查可能有異常。
兒童出現肌肉相關症狀時,應及時就醫,詳細告知醫生病史、症狀等信息,配合醫生進行全面檢查,以便明確診斷,採取恰當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