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由宮縮過強、胎膜破裂、宮頸或宮體損傷、羊膜腔壓力過高、高齡多產等引起。
1. 宮縮過強:宮縮過強時,羊水可通過子宮壁上開放的小血管進入母體血液循環。當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異常劇烈,超過正常範圍,就增加了羊水進入母體的風險。應合理使用宮縮劑,避免劑量過大,產程中密切監測宮縮情況,一旦發現宮縮過強,及時採取措施調整,如使用宮縮抑制劑等。
2. 胎膜破裂:胎膜破裂後,羊水有可能經破裂口進入母體。尤其是胎膜早破、人工破膜不當等情況,羊水更容易進入。破膜時應選擇合適時機,避免在宮縮過強時進行,操作要輕柔,防止胎膜破裂口過大,破膜後密切觀察產婦情況。
3. 宮頸或宮體損傷:分娩過程中宮頸撕裂、子宮破裂等導致宮頸或宮體出現損傷,使羊水有機會通過破損處的血管進入母體。產前要評估產婦情況,盡量避免困難的陰道助產操作,分娩時密切觀察產程,一旦發生損傷及時準確縫合。
4. 羊膜腔壓力過高:多胎妊娠、巨大兒等可使羊膜腔壓力明顯升高,促使羊水進入母體。孕期應做好產檢,準確評估胎兒大小和羊水量,對於多胎妊娠、巨大兒等情況提前制定合理分娩計劃,分娩時適當控制產程進展。
5. 高齡多產:高齡產婦和多產產婦的子宮血管生理狀態可能發生改變,增加了羊水栓塞的風險。這類產婦孕期要加強保健,定期產檢,分娩時選擇有經驗的醫療團隊,做好充分的應急準備。
分娩過程中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全程監護和操作。產婦自身要積極配合醫生,如實告知病史等情況,以便醫生更好地評估和處理,降低羊水栓塞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