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的中醫治療可採用中藥調理、針灸療法、推拿按摩、拔罐治療、食療等方法。
1. 中藥調理:對於支氣管炎,中藥能從整體上調節人體臟腑功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中藥通過辨證論治,針對不同證型用藥。比如風寒襲肺型,常用三拗湯合止嗽散加減,像麻黃宣肺散寒、杏仁降氣止咳,甘草調和諸藥,以湯劑形式服用,能有效疏散風寒、宣肺止咳;風熱犯肺型,銀翹散加減,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桔梗、牛蒡子宣肺利咽,製成顆粒劑,方便服用,可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痰熱郁肺型,清金化痰湯加減,黃芩、梔子清熱降火,知母、桑白皮清瀉肺熱,以丸劑形式,能清熱化痰、肅肺止咳。
2. 針灸療法:針灸對支氣管炎有效是因為能刺激經絡穴位,調節人體氣血運行,增強機體免疫力。選取肺俞、羶中、天突等穴位。肺俞是肺之背俞穴,能調理肺臟氣機;羶中為氣會,可寬胸理氣;天突能宣通肺氣、化痰止咳。通過針刺這些穴位,用提插補瀉、捻轉補瀉等手法,根據病情虛實調整刺激強度,以激發經氣,改善肺部功能,減輕支氣管炎症狀。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通過手法作用於特定部位,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對支氣管炎有輔助治療作用。按摩肺經、脾經等經絡上的穴位,如太淵、足三里等。太淵為肺經原穴,能補肺益氣;足三里是胃經合穴,可健脾和胃、培補後天之本。採用揉法、按法、推法等手法,輕柔按摩穴位,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肺的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緩解支氣管炎不適。
4. 拔罐治療:拔罐能改善支氣管炎症狀是因為可使局部皮膚充血,促進血液循環,調節經絡氣血。在背部肺俞、定喘、風門等穴位拔罐。肺俞可調節肺臟功能;定喘能平喘止咳;風門可疏散風邪。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選擇合適的拔罐方法,如留罐法、閃罐法等。留罐法將火罐吸附在穴位上保持一定時間,使局部皮膚出現紅暈;閃罐法快速將火罐拔上、取下,反復操作,以改善肺部氣血運行,減輕炎症。
5. 食療:食療對支氣管炎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通過合理飲食可增強體質,減輕症狀。對於風寒型支氣管炎,可食用生薑蔥白粥,生薑、蔥白能發散風寒,與大米煮粥,可溫肺散寒;風熱型可飲用梨汁冰糖飲,梨能清熱潤肺,冰糖潤肺止咳,二者搭配可緩解風熱咳嗽;痰濕型可吃薏仁茯苓粥,薏仁、茯苓健脾利濕、化痰,有助於改善痰濕症狀。
治療期間要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利於恢復。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病情。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防止再次感受外邪,加重支氣管炎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