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和宮頸炎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它們在病因、症狀、治療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陰道炎包括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等;宮頸炎包括急性宮頸炎和慢性宮頸炎等。
一、陰道炎
霉菌性陰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伴有外陰瘙癢、灼痛,嚴重時坐臥不寧,還可出現尿頻、尿痛及性交痛。白帶增多,典型的白帶呈白色稠厚豆渣樣。
滴蟲性陰道炎:由陰道毛滴蟲感染所致,主要症狀是陰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陰瘙癢,分泌物典型特點為稀薄膿性、黃綠色、泡沫狀、有臭味。可伴有尿道感染,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有時可有血尿。
細菌性陰道炎:主要由陰道加德納菌感染引起,臨床症狀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有魚腥臭味,尤其性交後加重,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燒灼感。
2.宮頸炎
急性宮頸炎:常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主要症狀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膿性,陰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陰瘙癢及灼熱感。可出現性交後出血、經間期出血等症狀。
慢性宮頸炎:多由急性宮頸炎遷延而來,也可無急性宮頸炎病史。主要症狀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黏液狀,有時呈淡黃色膿性,可有血性白帶或性交後出血。當炎症沿宮骶韌帶擴散到盆腔時,可有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痛等。
注意事項:女性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換內褲,避免不潔性生活。如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並遵醫囑進行規範治療。同時,應避免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或導致病情加重。在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以促進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