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嬰兒心臟雜音的臨床表現

發佈時間:2025-02-04 09:55:47

嬰兒心臟雜音的臨床表現較為多樣,常見的有生理性雜音、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等。

一、生理性雜音:一般在出生後數天至數周出現,多為柔和的、吹風樣雜音,強度一般在 2/6 級以下,局限於胸骨左緣 2 - 3 肋間,不伴有震顫、心前區隆起等其他異常表現,通常在嬰兒生長髮育過程中可自行消失。

2.室間隔缺損:可在嬰兒期即被發現,雜音多為全收縮期粗糙雜音,強度在 3/6 級以上,向四周廣泛傳導,可伴有震顫,心前區可有隆起,部分患兒可出現生長髮育遲緩、反復呼吸道感染等表現。

3.動脈導管未閉:典型的雜音為連續性機器樣雜音,於胸骨左緣第 2 肋間最響,可伴有震顫,脈壓增寬,可出現周圍血管徵,如水衝脈、毛細血管搏動徵等,嬰兒可能有餵養困難、多汗等表現。

4.房間隔缺損:多為胸骨左緣第 2 - 3 肋間噴射性收縮期雜音,強度多在 2 - 3/6 級,不伴有震顫,部分患兒可因右心房增大而出現肝臟增大等表現,生長髮育可能受一定影響。

5.肺動脈瓣狹窄:主要為胸骨左緣第 2 肋間噴射性收縮期雜音,強度多在 3/6 級以上,可伴有震顫,患兒可出現活動後氣促、乏力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發紺。

注意,對於嬰兒心臟雜音的判斷需結合多種因素,如雜音的特點、嬰兒的生長髮育情況、其他相關檢查結果等,應由專業的兒科醫生進行綜合評估和診斷,以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切不可自行判斷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文章
嬰兒心臟雜音的臨床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