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接觸性出血、陰道排液、疼痛、轉移症狀、全身症狀等。
1. 接觸性出血:性生活或婦科檢查後出現陰道流血,常為早期症狀。多表現為性交後或婦科檢查後立即出現少量鮮血,以後可能斷斷續續出現。
2. 陰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泔狀,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組織壞死伴感染,可有大量膿性或米湯樣惡臭白帶。
3. 疼痛:為晚期症狀。當癌腫累及盆腔結締組織、閉孔神經、骶神經時,可出現腰骶部或坐骨神經痛;若癌腫壓迫輸尿管或直腸,可引起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或大便困難;若癌腫侵犯膀胱,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
4. 轉移症狀:晚期患者可出現遠處轉移症狀,如肺轉移可出現咳嗽、咯血;骨轉移可出現疼痛、病理性骨折;肝轉移可出現肝大、黃疸等。
5. 全身症狀:晚期患者可出現消瘦、貧血、發熱、乏力等全身症狀。
注意事項:患者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以便早期發現子宮頸癌。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宮頸細胞學檢查、HPV 檢測、陰道鏡檢查等,以明確診斷。同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