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外營養適用於以下消化系統疾病:急性重症胰腺炎、短腸綜合徵、胃腸道瘻、嚴重腸道感染及放射性腸炎等。
1. 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炎症導致胰腺及周圍組織廣泛壞死,胃腸功能嚴重障礙,腸內營養難以實施,此時需通過腸外營養提供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以維持機體代謝平衡,促進胰腺恢復。
2. 短腸綜合徵:因腸道疾病或手術等原因導致小腸長度明顯縮短,腸道吸收功能嚴重受損,無法滿足機體對營養的需求,腸外營養可作為重要的營養支持手段,幫助患者度過難關,待腸道功能逐漸恢復後再逐漸過渡到腸內營養。
3. 胃腸道瘻:胃腸道存在異常的瘻口,食物及消化液經瘻口流出體外,腸道無法正常吸收營養,腸外營養能及時補充機體所需的營養,促進瘻口愈合,為後續治療創造條件。
4. 嚴重腸道感染:腸道感染可導致腸道黏膜受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患者常伴有發熱、腹瀉等症狀,胃腸功能處於抑制狀態,腸外營養可有效維持患者的營養狀況,增強機體抵抗力。
5. 放射性腸炎:盆腔或腹部腫瘤接受放療後,腸道受到輻射損傷,出現黏膜糜爛、潰瘍等,導致腸道吸收功能障礙,腸外營養可減輕腸道負擔,促進腸道黏膜修復。
注意事項:在應用腸外營養時,需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的發生。同時,應根據患者的病情、營養狀況等及時調整營養配方和輸注速度,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血糖、電解質等指標,如有異常及時處理。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腸外營養治療,以確保治療的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