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長小紅痣可能是皮膚老化、血管異常增生、皮膚炎症刺激、蚊蟲叮咬、過敏反應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日常護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皮膚老化: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新陳代謝減緩,血管壁彈性下降,容易出現血管擴張形成小紅痣。日常應做好皮膚保濕和防曬,可適當使用含維生素 E、透明質酸等成分護膚品。若覺得影響美觀,可通過激光治療,利用高能量激光破壞異常血管組織,達到去除小紅痣目的。
2. 血管異常增生:局部血管發育異常或異常增生可導致小紅痣出現。對於較小且無症狀的,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定期觀察即可。若想去除,可選擇冷凍治療,利用低溫使病變組織壞死脫落;也可採用電灼術,通過高溫灼燒去除小紅痣。
3. 皮膚炎症刺激:皮膚受到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引發炎症,炎症刺激可能導致局部血管擴張形成小紅痣。細菌感染可遵醫囑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復方多粘菌素 B 軟膏;真菌感染需遵醫囑外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聯苯苄唑乳膏,消除炎症後小紅痣可能會有所改善。
4. 蚊蟲叮咬:蚊蟲叮咬後,其唾液注入人體,引發免疫反應,可能出現小紅痣樣皮疹。可遵醫囑外用爐甘石洗劑、丹皮酚軟膏、復方樟腦乳膏,緩解瘙癢不適,一般數天至幾周後小紅痣會逐漸消退。
5. 過敏反應:接觸某些過敏原後,身體發生過敏反應,皮膚上可能出現小紅痣。首先要遠離過敏原,可遵醫囑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膠囊、依巴斯汀片抗過敏治療,同時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質激素藥膏減輕症狀。
治療後要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搔抓,防止感染。治療部位短期內避免沾水和暴曬,飲食上盡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恢復。若治療後出現紅腫、疼痛加劇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