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皰疹可能是皮膚破損、衛生習慣差、免疫力低下、接觸傳染、環境因素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持皮膚清潔、增強免疫力、避免接觸傳染源等。
1. 皮膚破損:皮膚受到摩擦、抓傷、蚊蟲叮咬等導致破損,細菌容易侵入引發膿皰疹。日常活動中難免有小的皮膚損傷,若不注意就會給細菌可乘之機。可先用碘伏消毒破損處,保持局部清潔乾燥。遵醫囑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促進破損愈合,防止感染加重。
2. 衛生習慣差:不勤洗澡、不勤換洗衣物,皮膚表面的污垢和細菌大量滋生,容易誘發膿皰疹。尤其是炎熱天氣,皮膚出汗多,更易如此。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澡,使用溫和沐浴產品。勤換洗衣物,選擇棉質寬松衣物。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抑制細菌生長。
3. 免疫力低下:過度勞累、長期熬夜、營養不良等使身體免疫力下降,難以抵御細菌入侵,增加膿皰疹發病幾率。生活節奏快,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狀態。要保證充足睡眠,合理飲食,多吃富含營養食物。適當運動,增強體質。遵醫囑服用轉移因子口服液、匹多莫德顆粒、脾氨肽口服凍乾粉,提升免疫力。
4. 接觸傳染:直接接觸患者的皮損或間接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如毛巾、衣物等,可能被傳染膿皰疹。在集體生活環境中易傳播。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不共用個人物品。對被污染物品進行消毒處理。遵醫囑外用爐甘石洗劑、康復新液、硼酸溶液,減輕症狀。
5. 環境因素:高溫、潮濕的環境利於細菌繁殖,增加膿皰疹發生風險。夏季或某些特定工作環境易出現這種情況。盡量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潮濕環境,保持居住和工作環境通風乾燥。出汗後及時擦乾。遵醫囑使用金銀花、野菊花、馬齒莧等中藥煎水濕敷,有清熱燥濕功效。
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衛生,避免搔抓皮膚以免加重感染。合理安排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增強身體抵抗力。按照醫生囑咐按時用藥,定期復查,若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症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