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胎兒窘迫可能是臍帶異常、胎盤早剝、母體低血壓、子宮收縮過強、胎兒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及時糾正、抑制宮縮、改善循環等。
1. 臍帶異常:臍帶脫垂、繞頸、打結等可導致臍帶血流受阻,影響胎兒氧氣供應。若發生臍帶脫垂,宮口開全、胎兒存活,應盡快助產經陰道娩出胎兒;若宮口未開全,立即取頭低臀高位,將胎先露部上推,同時用手經陰道將臍帶送回宮腔,盡快剖宮產。
2. 胎盤早剝:孕婦血管病變、機械性因素等引發胎盤早剝,使胎兒與母體間的血液交換減少。一旦確診,應立即剖宮產終止妊娠,同時積極糾正休克、防治凝血功能障礙等併發症。
3. 母體低血壓: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失血等導致母體低血壓,減少子宮胎盤灌注。應立即讓孕婦改為左側臥位,必要時靜脈輸注晶體液或膠體液,如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羥乙基澱粉注射液、琥珀酰明膠注射液,遵醫囑用藥提升血壓。
4. 子宮收縮過強:縮宮素使用不當等引起子宮收縮過強,影響胎盤血液循環。應立即停止使用縮宮素,給予宮縮抑制劑,如沙丁胺醇氣霧劑、硫酸鎂注射液、硝苯地平片,遵醫囑用藥抑制宮縮。
5. 胎兒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等可導致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需持續監測胎兒情況,必要時盡快剖宮產娩出胎兒,出生後轉新生兒科進一步評估和治療。
密切觀察孕婦及胎兒情況,包括生命體徵、胎心變化等。保持孕婦情緒穩定,避免過度緊張。按要求定期產檢,以便及時發現潛在問題。產後注意休息,加強營養,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