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起疙瘩且疼可能是久坐、摩擦、毛囊炎、癤腫、皮脂腺囊腫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改善生活習慣、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久坐:長時間保持坐姿,臀部血液循環不暢,易導致局部代謝產物堆積,刺激皮膚引發疙瘩並疼痛。日常應避免久坐,定時起身活動,促進血液循環,選擇柔軟舒適的座椅,減少對臀部的壓迫,一段時間後症狀通常可緩解。
2. 摩擦:穿著緊身衣物或質地粗糙的褲子,走路時臀部皮膚反復受到摩擦,可能出現疙瘩疼痛。要選擇寬松、柔軟、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減少對臀部皮膚的摩擦。若疙瘩較輕,可局部塗抹凡士林軟膏、維生素E乳、紅霉素眼膏,遵醫囑用藥,以滋潤皮膚、預防感染。
3. 毛囊炎:臀部毛囊受細菌感染引發炎症,出現紅色丘疹,伴有疼痛。注意臀部皮膚清潔,勤洗澡、勤換內褲。症狀較輕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遵醫囑用藥;症狀嚴重時需口服抗生素治療。
4. 癤腫: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襲單個毛囊及其周圍組織,導致急性化膿性炎症,初期為小結節,後逐漸腫大疼痛。早期未化膿時,可外用魚石脂軟膏、碘酊、如意金黃散,遵醫囑用藥,促進炎症消退;若已化膿,需切開引流。
5. 皮脂腺囊腫:皮脂腺導管堵塞,皮脂逐漸淤積形成瀦留性囊腫,併發感染時會疼痛。平時要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脂腺開口堵塞。併發感染時,先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遵醫囑用藥控制炎症,炎症消退後可手術切除囊腫。
日常要保持臀部清潔乾爽,避免搔抓疙瘩,防止破損感染。飲食上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若疙瘩持續不消退、疼痛加劇或出現發熱等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