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留下的坑可能是皮膚炎症損傷、皮膚膠原蛋白流失、毛囊堵塞、不當擠壓、皮膚修復能力弱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激光治療、填充治療、皮膚磨削術等。
1. 皮膚炎症損傷:痘痘發作時炎症較為嚴重,對皮膚組織造成深度破壞,使得皮膚在愈合過程中難以恢復到原有狀態,從而形成痘坑。可通過激光治療,如非剝脫性激光、剝脫性激光等刺激皮膚膠原蛋白再生,改善痘坑外觀;也可進行微針治療,利用微針刺激皮膚,促進皮膚修復。還可遵醫囑外用維甲酸乳膏、積雪苷霜軟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和修復。
2. 皮膚膠原蛋白流失:痘痘炎症會影響皮膚中膠原蛋白的合成與代謝,導致膠原蛋白流失,皮膚失去彈性,形成凹陷的痘坑。填充治療是不錯的選擇,如注射玻尿酸、膠原蛋白等材料,將凹陷填平;也可考慮自體脂肪填充。藥物方面,可遵醫囑口服維生素 C 片、維生素 E 軟膠囊、氨甲環酸片,輔助促進皮膚修復和膠原蛋白合成。
3. 毛囊堵塞:毛囊堵塞引發痘痘,長期堵塞影響皮膚正常代謝和修復,使得痘痘消退後留下痘坑。可進行化學剝脫術,使用果酸、水楊酸等化學制劑,去除皮膚表層,刺激皮膚再生;還可做微晶磨皮術。藥物上,遵醫囑外用阿達帕林凝膠、過氧苯甲酰凝膠、壬二酸乳膏,改善毛囊堵塞情況,促進皮膚修復。
4. 不當擠壓:在痘痘生長期間,用手擠壓,會加重對皮膚的損傷,破壞皮膚的正常結構,增加痘坑形成的幾率。皮膚磨削術可通過機械性磨損皮膚表面,使皮膚重新生長,改善痘坑;也可嘗試點陣激光治療。藥物可遵醫囑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康復新液、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促進皮膚修復。
5. 皮膚修復能力弱:個體皮膚的修復能力存在差異,一些人皮膚修復功能較差,痘痘愈合後就容易留下明顯痘坑。可通過射頻治療,刺激皮膚深層組織收縮和膠原蛋白增生;也可結合水光針治療,為皮膚補充營養。藥物可遵醫囑口服復方甘草酸苷片、丹參酮膠囊、煙酰胺片,增強皮膚修復能力。
治療痘坑後,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護膚品和化妝品。治療後的一段時間內,皮膚較為敏感,需做好防曬措施,防止紫外線傷害。飲食上盡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證充足睡眠,促進皮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