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肛裂便血可能是飲食不當、排便習慣不良、局部感染、肛門括約肌痙攣、外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改善排便習慣、藥物治療等。
1. 飲食不當:長期大量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喝水過少,易導致大便乾結,排便時易撐裂肛管皮膚引發肛裂便血。應調整飲食結構,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等,多喝水,每日保證 1500 - 2000 毫升水分攝入。可遵醫囑服用麻仁潤腸丸、乳果糖口服溶液、小麥纖維素顆粒,促進排便,緩解便秘。
2. 排便習慣不良:長期憋便、排便時間過長,蹲廁時看手機等,使肛管壓力增加,易引發肛裂。要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定時排便,控制排便時間在 5 分鐘以內。可在便前用溫水坐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排便。
3. 局部感染:肛門局部衛生不佳,細菌滋生感染,炎症刺激肛管皮膚,使其脆弱易裂。要注意肛門清潔,便後用溫水清洗肛門,保持局部乾燥。可遵醫囑塗抹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復方多粘菌素 B 軟膏,抗感染治療。
4. 肛門括約肌痙攣:精神緊張、局部炎症刺激等可導致肛門括約肌痙攣,使肛管壓力升高,引發肛裂。可通過溫水坐浴、局部按摩緩解括約肌痙攣。疼痛嚴重時,可遵醫囑口服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布洛芬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止痛。
5. 外傷:異物損傷、粗暴指檢等外傷因素可直接導致肛管皮膚破裂出血。避免外傷,若有輕微損傷,可遵醫囑用康復新液濕敷,促進傷口愈合。
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久坐久站,適當運動,促進腸道蠕動。注意觀察便血情況,若便血量大或持續不緩解,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