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關節穿刺引流、局部制動、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感染性關節炎因細菌等病原體感染關節引發炎症。抗生素類藥物如阿莫西林膠囊,能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阻礙細菌繁殖,從而控制感染源;布洛芬緩釋片可抑制體內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症反應帶來的疼痛與腫脹;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有助於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和再生,保護關節功能。這些藥物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使用。
2. 物理治療:對於感染性關節炎患者,物理治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熱敷通過溫熱刺激,使關節周圍血管擴張,加快血液流動,為受損組織帶來更多營養物質,促進炎症吸收;紅外線照射能深入組織,起到消腫、止痛作用,減輕關節炎症引起的不適,輔助緩解病情。
3. 關節穿刺引流:感染性關節炎會導致關節腔內有大量炎性滲出物積聚。進行關節穿刺引流,可直接將這些含有病原體和炎症介質的滲出液排出體外,降低關節腔內壓力,減輕對關節組織的壓迫,減少病原體在關節內的繁殖環境,從而緩解炎症,促進關節功能恢復。
4. 局部制動:感染性關節炎發作時,關節活動會加重炎症損傷。通過使用夾板、支具等對關節進行局部制動,能限制關節活動,避免關節面進一步磨損,減少炎症刺激,為關節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恢復環境,有助於減輕疼痛,促進炎症消退。
5. 手術治療:當感染性關節炎病情嚴重,經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採用。如關節切開引流術,可更徹底地清除關節內的感染病灶和壞死組織,防止感染進一步擴散;關節置換術則適用於關節嚴重破壞的患者,能改善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制定的方案進行,按時服藥、定期復查。根據病情恢復情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治療措施。同時注意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加重關節負擔,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