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打寒顫可能是體溫上升期、感染、環境因素、散熱障礙、過敏反應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節環境溫度、使用藥物等。
1. 體溫上升期:在體溫上升階段,寶寶身體會通過寒顫來增加產熱,使體溫快速升高。此時寶寶的皮膚血管收縮,會感覺寒冷。要適當給寶寶增添衣物保暖,但不要包裹過緊影響散熱。可讓寶寶多喝溫熱的開水,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若體溫超過 38.5℃,可遵醫囑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布洛芬混懸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來幫助降溫。
2. 感染: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入侵寶寶身體引發感染,炎症刺激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出現發燒寒顫。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利於恢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若是病毒感染,可遵醫囑用利巴韋林顆粒、抗病毒口服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細菌感染則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肟顆粒、阿奇霉素乾混懸劑。
3. 環境因素:所處環境溫度過低、突然變化,寶寶身體難以適應,會出現寒顫發燒。盡快將寶寶轉移到溫暖適宜的環境,溫度保持在 22 - 24℃。可以用熱水袋等適當熱敷寶寶手腳等部位。同時監測體溫變化,根據體溫情況採取相應措施。
4. 散熱障礙:寶寶穿著過多過厚、捂悶過久,導致身體散熱困難,熱量積聚引起發燒寒顫。及時減少寶寶衣物,解開包裹,讓皮膚更好散熱。用溫毛巾給寶寶擦拭額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豐富部位,促進散熱。
5. 過敏反應:寶寶接觸過敏原後,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可能出現發燒寒顫。盡快讓寶寶脫離過敏原。若症狀較輕,可先觀察,多喝溫水促進過敏原排出。若症狀較重,可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糖漿、西替利嗪滴劑、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緩解過敏症狀。
如果寶寶寒顫持續不緩解、體溫過高或伴有抽搐、呼吸急促等異常表現,應立即帶寶寶前往醫院就診,以便明確病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