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膏藥過敏導致紅腫水泡時,應立即停止用藥並沖洗患處、處理形成的大水泡、按醫囑用藥治療。
1.立即停止用藥並沖洗患處:一旦發現貼膏藥後皮膚出現紅腫、瘙癢、起水泡等過敏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該膏藥,並盡快用溫水輕輕沖洗患處,以去除殘留的藥膏成分。在沖洗時,應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或洗面奶,以免加重皮膚的不適感。保持患處的清潔與乾燥,避免過度摩擦和擠壓,有助於減輕過敏症狀。
2.處理形成的大水泡:對於已經形成的大水泡,切勿自行隨意挑破或擠壓,以免引發感染。如果水泡較大且影響日常生活,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無菌注射器進行抽液處理。抽液後,應使用碘伏對患處進行消毒,並塗抹抗感染藥膏,如莫匹羅星軟膏、氧氟沙星凝膠等,以預防繼發感染。
3.按醫囑用藥治療:過敏症狀嚴重時,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醫生可能會根據病情開具抗過敏藥物,如口服抗組胺藥(如鹽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和外塗抗過敏藥膏(如爐甘石洗劑、氫化可的松乳膏等)。這些藥物有助於緩解過敏反應,減輕紅腫、瘙癢等症狀。在用藥過程中,應嚴格遵守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並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除了上述治療措施外,還應注意保持患處皮膚的清潔與乾燥,避免過度摩擦和擠壓,以免加重症狀。其次,穿寬松、舒適、純棉的衣物,減少對過敏部位的刺激。同時,飲食上應保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海鮮等易致敏食物的攝入,以免加重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