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心力衰竭時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器械輔助、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生活方式調整:對於早期輕度心力衰竭患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可緩解症狀。如嚴格控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3克,減少水鈉瀦留,減輕心臟負擔;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情緒激動,防止心臟負荷進一步加重。
2.藥物治療:病情處於穩定期,遵醫囑使用藥物控制病情發展。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的卡托普利片,可抑制血管緊張素生成,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減輕心臟後負荷;β受體阻滯劑中的美托洛爾片,能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3.器械輔助: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嚴重受損時,可使用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器械,通過植入電極,協調心臟各腔室收縮,改善心臟泵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4.物理治療:對於長期臥床、伴有水腫的患者,可採用氣壓治療,利用空氣壓力促使肢體血液回流,減輕肢體水腫,預防血栓形成,降低肺栓塞風險。
5.手術治療:藥物和器械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危重時,考慮心臟移植手術,用健康供體心臟替換病變心臟,徹底改善心臟功能,但手術難度大、供體稀缺。
一旦發生心力衰竭症狀,如呼吸困難、乏力、水腫等,務必立即就醫,前往心內科急診,向醫生詳細描述症狀發作過程、既往病史,配合各項檢查,如心臟超聲、BNP檢測等,以便精准診斷、及時治療,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