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直接接觸傳播、間接接觸傳播、母嬰傳播、空氣傳播等傳染。
1. 飛沫傳播:水痘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時,會將含有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的飛沫釋放到空氣中,周圍的人如果吸入這些飛沫,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在學校、幼兒園等人員密集場所,一個水痘患者發病後,很容易通過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同學或小朋友,導致多人相繼發病。
2. 直接接觸傳播:與水痘患者直接接觸其皮膚皰疹液也會引發傳染。水痘患者的皰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健康人如果皮膚有破損,直接接觸到患者的皰疹液,病毒就會通過破損處侵入人體,從而使人感染水痘。像照顧水痘患者時,沒有做好防護,直接接觸到患者的皰疹,就存在被感染的風險。
3. 間接接觸傳播: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如衣物、毛巾、玩具、餐具等,可能被皰疹液污染,健康人接觸這些被污染的物品後,再觸摸自己的口鼻等部位,就可能被感染。例如在家庭中,孩子患水痘後,共用的毛巾沒有及時消毒,其他家庭成員使用後就容易被傳染。
4. 母嬰傳播:如果孕婦在孕期感染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病毒有可能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導致胎兒出現先天性水痘綜合徵,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不過這種情況相對較為少見。
5. 空氣傳播:水痘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存活一段時間,即使與患者沒有近距離接觸,處於同一空間內,也可能因吸入含有病毒的空氣而被感染。比如在相對封閉且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病毒更容易通過空氣傳播。
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與水痘患者密切接觸。如果周圍有水痘患者,要保持環境通風良好,對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及時消毒。若自身免疫力較低,可考慮接種水痘疫苗來預防感染。一旦出現疑似水痘症狀,應及時就醫並隔離,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