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發熱分為無菌性壞死物質吸收、抗原-抗體反應、內分泌與代謝障礙、皮膚散熱減少、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
1.無菌性壞死物質吸收:由於組織細胞壞死、組織蛋白分解及組織壞死產物的吸收,所致的無菌性炎症,常可引起發熱,亦稱為吸收熱。如大手術後組織損傷、內出血、大血腫、大面積燒傷等;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內臟梗死或肢體壞死;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應等細胞破壞,均可引起發熱。
2.抗原-抗體反應:如風濕熱、血清病、藥物熱、結締組織病等。當機體受到外來抗原刺激後,免疫系統會產生相應抗體,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可激活體內的補體系統等,進而引起發熱。
3.內分泌與代謝障礙:常見於甲狀腺功能亢進,因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加速機體新陳代謝,產熱增多。重度脫水等也可引起發熱,因脫水影響了機體正常代謝和散熱。
4.皮膚散熱減少:如廣泛性皮炎、魚鱗病等,由於皮膚病變,使皮膚散熱功能發生障礙,導致熱量在體內蓄積而引起發熱。慢性心功能不全時,因循環障礙,體表散熱減少也可出現低熱。
5.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常見於中暑,因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腦出血、腦震蕩、顱骨骨折等顱腦損傷,可直接損害體溫調節中樞;安眠藥中毒、重度脫水等也可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導致發熱。
6.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由於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影響正常體溫調節過程,使產熱大於散熱,體溫輕度升高,多為低熱,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其他表現,如心悸、失眠等,常見於女性月經前及妊娠期。
身體出現發熱情況時,要密切關注體溫變化,記錄體溫數值及發熱規律。同時,保證充足休息,避免過度勞累,讓身體有足夠能量應對不適。飲食上,選擇清淡、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多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若發熱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嚴重頭痛、呼吸困難等其他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病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