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臨床表現

發佈時間:2025-03-14 12:26:39
李婷婷副主任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皮膚損害、胃腸道症狀、肝臟損害、血液系統異常、免疫系統紊亂等。

1. 皮膚損害:皮膚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最常受累的器官。通常在移植後數天至數周出現,表現為紅斑、丘疹,可逐漸融合成片,嚴重時可出現水皰、大皰,甚至皮膚剝脫。皮疹多從手掌、足底、面部等部位開始,逐漸向四肢及軀乾蔓延。

2. 胃腸道症狀:較為常見。患者可出現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隨後可進展為腹瀉,腹瀉程度輕重不一,嚴重者可出現大量水樣便,甚至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腹痛、腹脹等不適。

3. 肝臟損害:主要表現為肝功能異常,如膽紅素升高、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升高等。患者可出現黃疸,皮膚和鞏膜發黃,還可能伴有肝區疼痛、肝脾腫大等症狀。

4. 血液系統異常:相對少見。可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即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均減少,從而導致貧血、感染、出血等一系列併發症。患者可能出現面色蒼白、乏力、易感染、皮膚瘀點瘀斑等表現。

5. 免疫系統紊亂:相對罕見。可出現免疫功能失調,導致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如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且感染往往較難控制,還可能出現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的症狀。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情複雜多變,對患者的健康威脅較大。患者在移植後應密切觀察自身症狀,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以提高生存質量和預後。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臨床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