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併泌尿系感染是孕期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感染途徑通常有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感染、直接感染、器械感染等。
1. 上行感染:由於女性尿道短而直,且靠近肛門,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在孕期,子宮增大壓迫輸尿管,使尿液排出不暢,更易發生上行感染。
2. 血行感染: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細菌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腎臟,引起泌尿系感染。孕期孕婦的免疫力相對較低,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如果感染沒有得到及時控制,細菌就可能通過血液傳播到泌尿系統。
3. 淋巴感染:盆腔、腹腔等部位的器官發生感染時,細菌可通過淋巴管道傳播至泌尿系統。女性的生殖系統與泌尿系統相鄰,孕期生殖系統的充血、水腫等變化可能使淋巴回流受阻,增加淋巴感染的機會。
4. 直接感染:泌尿系統周圍的器官發生感染時,細菌可直接蔓延至泌尿系統。例如,孕期如果出現闌尾炎、盆腔炎等疾病,炎症可能直接擴散到泌尿系統。
5. 器械感染:孕期由於子宮增大,可能會出現尿瀦留等情況,需要進行導尿。如果導尿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格,就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妊娠合併泌尿系感染的途徑較多,孕婦在孕期應注意個人衛生,增強免疫力,及時治療其他部位的感染,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操作,以降低泌尿系感染的發生風險。如果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並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