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發病原因、發病部位、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方法等方面。
1.發病原因:風濕主要是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類風濕則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具體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
2.發病部位:風濕主要侵犯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肩關節等,呈游走性、多發性。類風濕主要侵犯小關節,尤其是手指、手腕、腳趾等關節,多呈對稱性。
3.臨床表現:風濕發病較急,關節疼痛、紅腫明顯,活動受限,一般不遺留關節畸形。類風濕起病緩慢,早期表現為關節晨僵、疼痛、腫脹,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畸形、功能障礙。
4.實驗室檢查:風濕患者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常升高,C反應蛋白CRP、血沈ESR等炎症指標也可升高。類風濕患者類風濕因子RF、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CCP抗體等自身抗體多為陽性,CRP、ESR也可升高。
5.治療方法:風濕主要採用抗生素消除鏈球菌感染,同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關節症狀。類風濕則需要使用抗風濕藥物控制病情進展,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必要時還可使用生物制劑。
患病後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接受規範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關節過度活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