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介入和造影在醫學領域應用廣泛,常見的區別包括操作方式、檢查目的、適用範圍、圖像表現、對身體影響等。
1. 操作方式:
超聲介入是在超聲的引導下,將穿刺針、導管等器械準確地置入病變部位,進行診斷和治療。例如在肝臟腫瘤的治療中,通過超聲引導將消融針插入腫瘤組織,進行消融治療。而造影則是通過向血管或其他腔隙內注入造影劑,利用造影劑在X線、CT等影像學檢查下的顯影特性,來顯示病變的形態、位置和血流情況。如冠狀動脈造影,通過向冠狀動脈內注入造影劑,觀察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
2. 檢查目的:
超聲介入主要用於獲取病變組織的病理標本,進行明確診斷,還可進行局部治療,如囊腫的穿刺引流、腫瘤的消融等。造影主要是為了清晰地顯示血管、膽管、尿路等管道系統的形態和通暢情況,以及觀察病變的血供情況,輔助診斷疾病。比如腦血管造影可幫助診斷腦血管畸形。
3. 適用範圍:
超聲介入適用於多種實體臟器的病變診斷和治療,如肝臟、腎臟、甲狀腺等。造影的適用範圍較廣,包括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檢查。例如,輸卵管造影用於檢查輸卵管是否通暢。
4. 圖像表現:
超聲介入在超聲圖像上可實時觀察穿刺針的位置和操作過程。造影所獲得的圖像則根據不同的檢查方法而異,如X線造影顯示的是造影劑在管道內的充盈情況,CT造影能更清晰地顯示病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
5. 對身體影響:
超聲介入是一種微創操作,可能會出現穿刺部位的出血、感染等併發症。造影檢查中,造影劑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對腎功能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進行超聲介入或造影檢查前,應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過敏史等相關信息,配合醫生做好檢查前的準備工作。檢查後要按照醫生的安排進行休息和觀察,如有不適及時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