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嚴重時的症狀表現有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嘔血黑便、穿孔症狀等。
1. 上腹部疼痛:胃潰瘍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上腹部疼痛,疼痛具有節律性,多在進食後一段時間出現,然後逐漸緩解。疼痛性質多樣,可為鈍痛、脹痛、灼痛或劇痛等,疼痛部位通常位於上腹部正中或偏左。疼痛還會受到飲食、情緒、季節等因素的影響,比如在精神緊張、過度勞累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後,疼痛可能會加重。
2. 惡心嘔吐: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的症狀。因為胃潰瘍導致胃部功能紊亂,胃排空受到影響。嘔吐物一般為胃內容物,如果嘔吐頻繁且劇烈,可能會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等併發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3. 嘔血黑便:當胃潰瘍侵蝕到胃內的血管時,就可能引起出血,從而出現嘔血和黑便的症狀。嘔血的顏色可因出血量的多少以及在胃內停留時間的長短而有所不同,可為鮮紅色、暗紅色或咖啡渣樣。黑便則是由於血液在腸道內經過消化作用後,血紅蛋白中的鐵與腸道內的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鐵所致,大便呈黑色、柏油樣。
4. 穿孔症狀:胃潰瘍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胃穿孔,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患者會突然出現劇烈的腹痛,疼痛呈持續性,難以忍受,疼痛可迅速蔓延至全腹,伴有惡心、嘔吐、發熱等症狀。嚴重時可出現休克,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血壓下降等。
胃潰瘍患者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情,按醫生的建議進行規範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促進病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