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硬膜下血腫在發病時間、臨床症狀、影像學表現、治療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
1.發病時間:急性硬膜下血腫多在傷後3天內出現。常因頭部受到較重的暴力撞擊,導致腦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積聚在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慢性硬膜下血腫在傷後3周以上出現症狀。多因頭部輕微外傷後,腦表面的小血管破裂,出血緩慢,逐漸形成血腫。
2.臨床症狀:急性硬膜下血腫病情進展迅速,患者傷後很快出現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漸加深,可伴有頭痛、嘔吐、瞳孔散大等顱內壓增高及腦疝的表現。慢性硬膜下血腫症狀相對隱匿,早期可能僅有輕微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隨著血腫增大,可出現肢體無力、精神異常、癲癇發作等。
3.影像學表現:急性硬膜下血腫CT檢查可見顱骨內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範圍較廣,常伴有腦挫裂傷等其他顱腦損傷表現。慢性硬膜下血腫CT檢查早期可為等密度影,後期多為低密度影,也呈新月形。
4.治療方法:急性硬膜下血腫病情危急,通常需要緊急手術清除血腫,同時給予脫水、止血等對症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多數患者可先採取保守治療,如使用脫水藥物降低顱內壓等;若血腫較大、症狀明顯或保守治療無效,則需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式有鑽孔引流術等。
對於疑似硬膜下血腫的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患者在治療期間及康復階段,需密切配合醫生,定期復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