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生完孩子有可能會得痔瘡。
女性在懷孕期間,隨著胎兒的不斷生長髮育,子宮會逐漸增大,這會對下腔靜脈造成壓迫,導致血液回流受阻。而盆腔內的靜脈叢血液回流也會受到影響,其中就包括直腸靜脈叢。直腸靜脈叢淤血、擴張,就容易形成痔瘡。另外,在分娩過程中,產婦需要長時間用力向下屏氣,這會進一步增加腹壓,使得直腸靜脈叢的壓力升高,從而誘發或加重痔瘡。
產後,產婦的身體較為虛弱,活動量相對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而便秘時,排便會變得困難,需要用力,這又會增加腹壓,對直腸靜脈叢造成更大的壓力,促使痔瘡的發生或使原有痔瘡症狀加重。
對於順產的產婦來說,由於分娩時用力較大且時間較長,痔瘡的發生風險相對較高。剖宮產的產婦雖然在分娩過程中避免了長時間用力,但產後同樣可能因為活動少、便秘等因素而患上痔瘡。
如果產婦在產後出現痔瘡,可能會有便血、疼痛、瘙癢等不適症狀,這會給產婦的身體和生活帶來一定的困擾。
產婦產後要適當增加活動量,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暢。同時,要注意肛周衛生,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