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瓣狹窄的致病因素有先天性發育異常、風濕熱後遺症、感染性心內膜炎、類癌綜合徵、馬凡綜合徵等。
1. 先天性發育異常:胎兒在母體內發育過程中,由於遺傳因素、母體孕期受到病毒感染、接觸有害物質等,導致肺動脈瓣發育不良,瓣葉增厚、融合等。可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定期觀察、藥物治療或手術干預。
2. 風濕熱後遺症:風濕熱反復發作,侵犯心臟瓣膜,引起瓣葉粘連、狹窄。積極治療風濕熱,控制鏈球菌感染,預防風濕熱復發,必要時進行瓣膜修復或置換手術。
3. 感染性心內膜炎: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心內膜,累及肺動脈瓣,導致瓣葉破壞、狹窄。及時應用敏感抗生素治療感染,對於嚴重瓣膜損害考慮手術治療。
4. 類癌綜合徵:體內某些神經內分泌腫瘤分泌生物活性物質,影響心臟瓣膜,使肺動脈瓣受累狹窄。治療原發腫瘤,緩解症狀,可能需要手術處理瓣膜問題。
5. 馬凡綜合徵: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可累及心血管系統,導致肺動脈瓣等心臟結構異常。進行遺傳咨詢和監測,根據病情採取藥物或手術治療。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