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全身症狀通常有持續午後低熱、盜汗、全身進行性疲勞乏力、食慾不振、消瘦等,建議不適就醫。
1.持續午後低熱:腸結核患者常出現持續性的午後低熱,體溫一般在37.5℃~38℃。這是由於結核分枝桿菌在體內活動,引發機體的免疫反應,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所致。低熱通常出現在午後或傍晚,次日清晨可恢復正常體溫。
2.盜汗:表現為夜間睡眠時大量出汗,醒後汗止。盜汗的發生與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導致的機體虛弱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盜汗不僅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還可能導致體液丟失和電解質紊亂。
3.全身進行性疲勞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進行性疲勞乏力,即使休息後也難以緩解。這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導致的機體能量消耗增加,以及營養物質吸收不良所致。患者可能感到精神不振,容易疲勞,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
4.食慾不振:表現為對食物的興趣減退,飯量減少,甚至出現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統表現。食慾不振與腸道的慢性炎症反應有關,影響了正常的消化功能。長期食慾不振和消化吸收功能受損,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和體重下降。
5.消瘦:這是由於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導致的機體能量消耗增加,以及營養物質吸收不良所致。消瘦不僅影響患者的外貌形象,還可能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增加感染和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腸結核患者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還應加強營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雞蛋、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強身體抵抗力。患者應嚴格按醫囑進行抗結核治療,不得擅自停藥或更改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