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建議患者就醫,遵醫囑通過飲食調整、分餐制與餐具消毒、四聯藥物療法、益生菌輔助、中醫治療等方法治療。
1.飲食調整:減少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攝入,如辣椒、油炸物等。增加蔬菜、水果攝取,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良好飲食有助於修復胃黏膜,降低幽門螺桿菌對胃的損傷,促進胃部健康恢復。
2.分餐制與餐具消毒:實行家庭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餐具定期用高溫煮沸或消毒櫃消毒,幽門螺桿菌可通過餐具傳播,做好防護可防止再次感染或傳染給他人,保護家人健康,是預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環節。
3.四聯藥物療法:常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鉍劑(如枸櫞酸鉍鉀)與兩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聯合。配合醫生建議按療程服用,可有效抑制並清除幽門螺桿菌,減少胃部炎症,但可能有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
4.益生菌輔助: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在抗菌治療期間或之後使用,有助於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減輕藥物副作用,增強胃腸道免疫功能,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改善胃部微生態環境。
5.中醫治療:遵醫囑採用中藥調理,如黃連、蒲公英等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藥組方,或進行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中醫方法可從整體改善脾胃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輔助清除幽門螺桿菌,但治療週期可能較長。
日常護理方面,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戒煙限酒,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注意口腔衛生,按時刷牙,可使用漱口水,因為口腔也可能是幽門螺桿菌的藏身之處。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利於胃部功能的恢復與維持。定期復查碳-14呼氣試驗,監測幽門螺桿菌是否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