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凝血功能檢查項目及意義

發佈時間:2024-10-16 10:42:57
羅文才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凝血功能檢查是一系列實驗室檢測,用於評估血液的凝固能力。這些檢查對於診斷和監測出血性疾病、血栓形成傾向以及某些藥物治療的效果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凝血功能檢查項目及其意義:

1. 凝血酶原時間(PT):PT測量的是血液在體外凝固所需的時間,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的功能。延長的PT可能表明凝血因子缺乏或抗凝藥物的影響。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APTT主要用於評估內源性凝血系統的功能。APTT的延長可能指示血友病或其他凝血因子缺乏。

3. 國際標準化比率(INR):INR是基於PT計算得出的數值,用於調整不同實驗室之間的差異。它是監測口服抗凝劑治療(如華法林)的主要指標。

4. 纖維蛋白原水平:纖維蛋白原是凝血過程中的關鍵蛋白質。其水平的異常可能與出血或血栓形成有關。

5. D-二聚體:D-二聚體是血栓形成和隨後溶解的標誌物。它的升高通常見於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等情況。

6. 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著關鍵作用。血小板計數的異常可能導致出血或血栓風險增加。

7. 凝血因子活性測定:這包括對特定凝血因子(如因子VIII、IX等)的活性進行定量,常用於血友病和其他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診斷。

8. 抗凝血酶III活性:抗凝血酶III是一種重要的抗凝蛋白,其活性降低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9. 蛋白C和蛋白S活性:這兩種蛋白質是天然抗凝系統的一部分,它們的缺乏可能導致血栓形成。

10. 抗磷脂抗體:這些抗體的存在可能導致抗磷脂抗體綜合徵,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通過這些檢查,醫生可以評估患者的凝血狀態,從而為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依據。例如,在手術前進行凝血功能檢查可以幫助評估出血風險,而在抗凝治療期間監測INR可以確保藥物劑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對於患有遺傳性凝血疾病的人來說,定期進行凝血功能檢查是必要的,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凝血功能檢查項目及意義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