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嘴發紅、發乾可能與飲水過少、環境因素、鼻塞、發熱、繼發細菌性唇炎等因素有關。建議先就醫檢查,明確病因後對症調理或治療。
1.飲水過少:在患病期間飲水過少,可能會導致皮膚和黏膜缺水,進而出現嘴發紅、乾燥、起皮等症狀。應注意適當增加飲水量,建議每日飲用2000~3000mL的溫水,每次飲用200mL左右。另外也可適量攝入含水分較多的食物,如冬瓜、雞蛋湯、米粥等。
2.環境因素:在患病期間長時間臥床、室內空氣不流通、過於乾燥又或者是室溫過高等,也可能會導致該症狀出現。患者還可能會有頭暈、口乾舌燥等表現。應注意加強室內通風、保持室溫恆定,如果室內過於乾燥,可考慮通過濕布擦地、打開加濕器(建議每次打開20~30分鐘)等方式緩解。
3.鼻塞:上呼吸道感染容易造成鼻塞,導致呼吸通道受阻,患者口腔呼吸增加後,容易出現嘴發紅、發乾等症狀。建議用擰乾的熱毛巾敷在鼻部10~15分鐘,每日重復進行2~3次。另外也可用鼻子去吸熱水上蒸騰的熱氣,每次持續5~10分鐘,每日重復進行3~5次,以緩解鼻黏膜充血,改善鼻塞。
4.發熱:該疾病可能會造成發熱,患者基礎體溫超過正常標準、水分流失、局部血管擴張,即可出現該症狀。可先考慮進行物理降溫治療,建議用擰乾的溫熱毛巾擦拭頸背部、胸部、腋窩、腿窩等部位,以促進身體散熱。如果出現高熱,可在有醫囑的前提下口服解熱鎮痛的藥物治療,如布洛芬緩釋片、對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片等。
5.繼發細菌性唇炎:上呼吸道感染可導致口唇免疫機能下降,有繼發該疾病的可能性。發病後容易出現為嘴唇發紅、嘴唇和周圍皮膚乾燥皸裂、脫屑、有緊繃或灼熱樣疼痛感等症狀。可在有醫囑的前提下用藥治療,如紅霉素軟膏、鹽酸左氧氟沙星軟膏等。
疾病治療和恢復期,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情緒過度波動、減少吸煙和飲酒量、加強室內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