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一般是指痤瘡,背部上焦長痤瘡可能是濕氣過重、肺熱、肝火旺盛、脾胃濕熱、腎陰虛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到正規的醫院做相應的檢查,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1.濕氣過重:如果長期居住在潮濕、寒冷的環境中,可能寒濕之邪入侵體內,從而損傷陽氣,出現皮膚瘙癢、背部上焦長痤瘡等不適的症狀,同時還可能會有腹脹、腹痛等現象。可以適量吃薏米、山藥等溫補的食物,能夠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濕氣,也可以多進行跑步、打太極拳等體育鍛鍊,能夠促進體內的毒素隨汗液排出。
2.肺熱:患者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等情況,可能會使體內的陰陽失衡,陰液大量消耗,就會引發肺熱。此時熱邪無法排出體外,可能就會引發麵部、背部上焦等部位長痤瘡的情況,並伴隨咳嗽氣喘、口乾舌燥等症狀。患者要注意多休息,可以在醫生的操作下對孔最、太淵等穴位進行針灸,達到清瀉肺熱的目的。
3.肝火旺盛:肝火旺盛可能與性格有關,平時喜歡發脾氣、煩躁等不良情緒,可能會導致肝臟負擔加重,此時肝氣郁結最終會引發肝火旺盛。這種情況患者也可能出現上述的情況,並且還會有睡眠障礙、口舌生瘡等異常的現象。可以遵醫囑服用沙參、麥冬、生地等滋補肝陰的藥物,能夠清瀉肝膽實火。
4.脾胃濕熱:如果患者過食寒涼、刺激的食物,比如冰激凌、辣椒等,可能會導致脾胃濕熱蘊結,使患者出現便秘、小便短赤等症狀,部分患者還可能會有上述的現象。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葛根岑連丸、黃連清胃丸、枳實導滯丸等藥物,能夠清熱化濕、理氣和中,從而健脾養胃,幫助病情恢復。
5.腎陰虛:如果患者本身體質較弱,可能腎陰會失於滋養,從而引發潮熱盜汗、腰膝酸軟等腎陰虛的症狀,由於體內陰陽失衡,也可能會出現後背上焦長痤瘡的症狀。遵醫囑服用杞菊地黃丸、左歸丸、六味地黃丸等藥物,能夠滋陰補腎,幫助治療疾病。
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做好皮膚清潔,勤洗澡,同時應避免過度抓撓,能夠避免痤瘡破潰發生感染。飲食上也要注意盡量少吃辣椒、生薑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