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露排完後又出血多考慮是月經來潮、排卵期出血引起的,也可能是細菌性陰道病、宮頸炎、盆腔炎等疾病導致的,建議及時去醫院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1.月經來潮:惡露通常發生於女性分娩後,當惡露排完以後,身體會逐漸恢復正常,子宮內膜增厚,可能會恢復月經,出現出血情況。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可以不用過於擔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療。
2.排卵期出血:惡露排完以後,身體的排卵功能會逐漸恢復,若是進入排卵期,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容易刺激子宮內膜少量脫落,出現陰道出血現象。建議放鬆心情,注意個人衛生清潔,勤換衣物。
3.細菌性陰道病:如果排惡露期間不注意個人衛生,可能會受到細菌入侵誘發炎症,容易出現外陰瘙癢、分泌物增多等現象,如果沒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可能會使陰道部位長期受到炎症刺激,出現出血現象。患者可遵醫囑使用克林霉素、硫酸新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控制病情發展。
4.宮頸炎:如果本身存在宮頸炎,通常會出現下腹部墜脹、疼痛、異常分泌物等症狀,如果惡露排完以後炎症發作,容易累及周圍組織,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的情況,還可能引發分泌物異味等現象。建議遵醫囑服用阿奇霉素片、鹽酸克林霉素片、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抵抗體內炎症反應,輔助緩解病情。
5.盆腔炎:一般是盆腔部位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在炎症的刺激下,患者可能出現上述症狀,還可能出現腹部墜脹感、陰道灼熱感等症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鹽酸多西環素膠囊、鹽酸環丙沙星片、青霉素V鉀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殺滅,致病菌改善身體不適。
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過度勞累,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有利於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