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腳涼一般是保暖不當、冷空氣刺激、內分泌失調、氣血不足、腎陽虛等原因所致。可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改善,具體可前往醫院就診檢查,明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治療。
1.保暖不當:如果平時不注重腳部保暖,就會因受涼而致使腳部皮溫降低,從而造成上述症狀。可以更換加絨且寬松的鞋子改善,期間也可適當按摩足部緩解,一般揉搓足底部位10-20分鐘即可。
2.冷空氣刺激:處於寒冷的環境時,冷空氣刺激下會影響腳部血液循環,可能就會引起腳涼。可以調整環境溫度改善,盡量使溫度保持在23-26℃,期間也可用暖水袋或是暖貼等熱敷足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
3.內分泌失調:若伴有脫發、月經不規律等症狀,則考慮為內分泌失調所致,和機體激素水平處於紊亂狀態有關。可以先早睡早起不熬夜、吃米粥和米糊等易消化的食物改善。若症狀明顯,則可遵醫囑使用益母草顆粒、丹梔逍遙丸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調節內分泌的作用。
4.氣血不足:氣血不足是中醫概念,氣血無法濡養四肢,就會出現四肢發涼,並且還會伴有畏寒怕冷。可適量攝入藥食同源的補氣血食物改善,如紅棗、枸杞、人參、豬肝等。若久未恢復,可能需要結合醫生建議用藥治療,如氣血雙補丸、人參養榮丸等,具有補氣養血、溫陽益腎的作用。
5.腎陽虛:腎陽虛易致使女性機體失之溫煦,就會引發腳涼,多伴有腰膝酸軟、帶下增多等症狀。可以先適量運動改善,如跑步、跳繩等,有助於滋補腎陽,一般每天運動10-20分鐘即可。對於症狀嚴重的患者,則可遵醫囑使用金匱腎氣丸、蓯蓉補腎丸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的功效。
女性平時需避免久坐久站,不利於下肢血液循環。平時也要避免長時間處於陰暗潮濕的環境,盡量選擇陽光充足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