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很常見的全身性慢性疾病,患者的發病率近年來越來越高。治療痛風的藥物有很多,針對不同的痛風症狀,可以使用不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如果用錯藥,或者是用藥量不恰當的話,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還會加重病情。痛風怎麼用藥?來看痛風藥物用法和用量。
1.秋水仙鹼
秋水仙鹼,是常見的一種治療痛風藥物,也是一種抗腫瘤藥物。一般秋水仙鹼用來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或者預防復發性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秋水仙鹼對於治療一般疼痛、炎症及慢性痛風,都是沒有效果的。治療急性痛風發作,初量使用秋水仙鹼每次lmg,以後每2小時1次,每次0.5mg,服用到有胃腸道反應時為止。一般在24小時之內,服用的總量不可以超過3mg。如果只是用秋水仙鹼來預防痛風發作的話,那麼每次0.5-1mg,在睡覺之前服用。秋水仙鹼的副作用比較大,一般對年老、體弱、心血管及胃腸道疾患或肝、賢功能不全等患者都是不用或慎重使用的。一些患者口服該藥之後,如果出現較劇烈的胃腸道反應,比如說明顯的惡心嘔吐、腹瀉,那麼可以改成靜脈注射。秋水仙鹼還有骨髓抑制、肝細胞壞死及神經系統毒性、精子減少、脫發及伸舌樣白痴等不良反應,在使用上一定要多觀察。
2.嘌呤醇
嘌呤醇,是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減少尿酸的生成來抗痛風的,另外還可以防止患者腎中形成尿酸結石。嘌呤醇口服之後,比較好吸收,在6小時左右就會由尿排出。嘌呤醇治療痛風及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腎病,用法是每次0.1克,每天1-3次,這個次數需要逐漸加量。如果患者腎功能不全的話,要注意減量,通常減到每天0.1克。服用嘌呤醇同樣會有不良反應,主要就是出現過敏,比如皮疹、粒細胞減少、轉氨酶升高、胃腸道反應。服用嘌呤醇,需要多喝水,並鹼化尿液。一般會聯合秋水仙鹼一起用藥,用於預防用藥初期的痛風症狀。
3.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是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的痛風藥物。口服推薦劑量為40 mg或80 mg,每日一次。該藥的副作用比較小,對於輕中度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改變劑量。不過該藥也有不良反應,比如會出現肝功能異常,還有腹瀉、惡心,皮疹及關節痛。
4.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屬於甾體類藥物,也是治療痛風的常用藥物,不過只有在嚴重急性痛風發作伴有較重全身症狀,並且其他藥物治療沒有效果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糖皮質激素在患者減量或者停藥之後,容易出現反跳,所以一般會同時應用維持量秋水仙鹼或消炎痛等5-7天。
5.非甾體類抗炎藥
非甾體類抗炎藥,可以說是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首選藥物,有肯定的療效,不過對胃腸道和腎臟的影響不小。非甾體類抗炎藥的使用,一般要注意用量,都是從小劑量開始使用。藥物一般是在進食同時或飯後立即服用,這樣才能減少該藥對胃腸道的刺激。非甾體類抗炎藥也有使用禁忌,很多患者並不適合使用這類藥物來治療痛風。
以上就是五種常用痛風藥物的用法和用量說明。每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副作用,患者要注意預防。藥物也有自己的用藥禁忌,患者在選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聽從專業的建議。另外用藥的時候,也要注意用量,不可以自行停藥或者隨意減少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