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蛋白尿需要明確病因後,對症治療。可能與功能性微量蛋白尿、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因素有關,建議對症進行生活護理、藥物治療。
1.功能性微量蛋白尿:是指沒有器質性疾病基礎上,進行尿液檢查時,提示尿液中有微量蛋白質,其含量在20mg/L-200mg/L範圍內。可能與進行體育運動、長期久站、溫度刺激、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無需特殊治療,做好生活護理即可。比如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規律飲食習慣、有樂觀開朗的心態等,都對恢復有益處。
2.急性腎小球腎炎:是出現在雙側腎臟、腎小球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其病發與鏈球菌感染有關。腎小球腎炎可影響腎小球正常濾過功能,導致少量蛋白質滲透到尿液中,進而出現微量蛋白尿。腎小球腎炎可對症給予利尿劑類藥物、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常見藥物類型有吲達帕胺緩釋片、氫氯噻嗪片、青霉素V鉀片等。
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在發展為糖尿病腎病後,早期可出現微量蛋白尿、間歇性蛋白尿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蛋白尿可進展至大量蛋白尿階段,並出現低蛋白血症、水腫等體徵。糖尿病腎病無特殊的治療方式,在病情早期需先控制糖尿病發展,比如1型糖尿病注射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常見藥物有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格列吡嗪片、格列齊特片等。
除以上三類常見疾病外,可能與高血壓性腎病、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因素有關。建議先就醫檢查,明確具體病因後,遵照醫囑選擇適合的方案治療。在疾病治療期間,應當加強個人生活護理,比如適量補充蛋白質、保持清淡飲食習慣、注意勞逸結合等,都對病情恢復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