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裡面的耳結,醫學上稱之為耵聹。取出方法需要根據耵聹的大小來決定,一般分為自行排出、器械取出、外耳道沖洗法。具體分析如下:
1.自行排出: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在分泌初期,表現為細小的顆粒狀或白色片狀,平時借助咀嚼、張口等運動,多會自行排出,無需刻意處理。
2.器械取出:由於人的外耳道比較窄,或者進水的情況下,時間長就會造成耵聹栓塞。若耵聹逐漸凝聚成團,阻塞於外耳道內,成為耵聹栓塞。較小或者呈大片狀的耵聹栓塞可在專業醫生操作下用鑷子取出或者用耵聹鈎鈎出。
3.外耳道沖洗:這種方法針對比較大或質地堅硬的耵聹栓塞,可以先用5%的碳酸氫鈉溶液滴耳,每天滴3-5次,每次滴耳後,患耳向上靜置10分鐘,連續3-4日後等耵聹軟化。然後用吸引器或者生理鹽水,將耵聹取出或者衝出即可。
耵聹堵住耳朵還可以用抽吸法進行治療,如果出現其他症狀需要積極進行治療,治療的同時注意耳部衛生,避免用手摳,以免引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