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使用利尿劑的注意事項包括監測電解質、觀察尿量、注意藥物不良反應、關注血壓變化、評估液體出入量等。
1. 監測電解質:利尿劑會影響電解質平衡,尤其是鉀離子。排鉀利尿劑如呋塞米可能導致低鉀血症,引發乏力、心律失常等。需定期檢查電解質,必要時遵醫囑補鉀或聯合保鉀利尿劑使用,維持體內電解質穩定,保障心臟正常電活動。
2. 觀察尿量:尿量是評估利尿劑效果的重要指標。使用後應密切觀察尿量變化,若尿量過少,可能提示利尿劑效果不佳或存在其他問題;尿量過多則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要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用藥。
3. 注意藥物不良反應:不同利尿劑不良反應有別。噻嗪類利尿劑可能影響血糖、血脂代謝,長期使用需關注血糖、血脂指標。袢利尿劑可能引起耳毒性,用藥過程中若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等應及時停藥。
4. 關注血壓變化:利尿劑通過減少血容量降低血壓,使用中要密切監測血壓。血壓過低可能導致重要臟器灌注不足,引發頭暈、乏力等症狀,需調整利尿劑劑量或聯合其他藥物維持血壓穩定。
5. 評估液體出入量:準確記錄每日液體攝入量和排出量,包括尿量、糞便量、嘔吐量等。保持出入量平衡,避免液體瀦留加重心臟負擔,也防止過度利尿導致脫水。
在使用利尿劑治療心衰過程中,患者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飲食上控制鈉鹽攝入。同時,嚴格按照醫生囑咐按時按量服藥,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或停藥,定期到醫院復查,以便醫生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