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判斷膝蓋疼是不是風濕疾病,需要完善自身抗體檢測、常規檢查、影像學檢查、關節液檢查,然後根據檢查結果盡早展開治療工作,保持關節、臟器功能,緩解相關症狀。
一、自身抗體檢測
風濕病患者會對自身組織器官和細胞產生抗體,所以做自身抗體檢測能夠作為診斷的依據。目前比較常用的自身抗體包括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抗凝脂抗體等,如果這些抗體的檢查結果為陽性,基本就可以判斷是類風濕關節炎所引起的膝蓋疼痛。
二、常規檢查
常規檢查是指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腎功能,以及白細胞檢測,因為這些都與風濕疾病相關。此外還要觀察血沈和c反應蛋白的水平,如若指標升高,也常常提示為類風濕關節炎。
三、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可發現軟組織腫脹和鈣化、而ct和核磁共振,相對比x線敏感性更高,主要用來檢測多重組織的病變部位,能清楚的看到軟骨和其周圍組織的嚴重程度,可以說是診斷風濕病的可靠手段。
四、關節液檢查
膝蓋疼痛者可通過穿刺關節腔獲取關節液體,從而對於白細胞計數進行分析,判斷非炎症性和化膿性關節炎。此外還可以在其中找到尿酸鹽結晶或做細菌塗片培養,診斷痛風性關節炎和感染性關節炎。
通過以上這四點即可判斷出膝蓋疼到底是不是風濕病,當發現生活當中反復出現手、腕等關節腫痛症狀,伴有晨僵、乏力、低熱等全身表現時,應該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