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蘚一般是致病菌感染所引起,在患病期間會導致皮膚表面出現異常皮損現象,還可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脫屑、瘙癢症狀。
紅斑蘚是皮膚受到纖細棒狀桿菌、革蘭氏陽性細菌等感染後導致皮膚角質層局部輕微感染的一種現象。一般皮膚表面會出現邊緣清楚的紅斑,可隨著病情損害程度的不同,紅斑的顏色可呈現粉紅色、紅色甚至是棕紅色。一般在患病期間,皮膚表面可能會覆蓋著極細的糠秕樣鱗屑,用手輕刮時會有脫屑表現,並且大多伴有明顯的瘙癢感。
一般紅斑蘚病情較輕時,可按醫囑局部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或鹽酸特比萘芬凝膠等;若瘙癢症狀較為嚴重,可塗抹爐甘石洗劑或激素類藥膏進行治療。病情較為嚴重或伴有皮膚嚴重潰瘍、感染等問題時,則建議口服抗組胺或是抗生素藥物配合治療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皮損情況持續加重。
在治療紅斑蘚過程中,皮膚表面要避免搔抓或摩擦,需保持皮膚表面乾爽衛生,並且在用藥後要觀察病情變化;若用藥超過一周症狀仍未減輕時,建議進一步就醫並合理調整用藥。